马德兴:国足选帅应倾听球员声音,教练要事无巨细说明白
发布时间:2025.07.29
7月29号那天啊,马德兴在他那篇《国足选帅系列谈》的文章里头,聊了聊他对国足该找个啥样教练的看法。
马德兴先说了啊,当初中国足协挑伊万当教练那会儿,咱们可能没太在意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伊万那套“442菱形中场站位”的打法,跟咱们中国足球现在的情况不太搭。一方面呢,中国队这么多年都没怎么用过单防守型中场的踢法,更重要的是,伊万教国足那会儿,球员们不太能接受他的教学方式,甚至有点抵触。现在这环境,球员们不可能公开说反对、不接受,只能在比赛里看出来,但比赛输了,结果已经没法改了。
马德兴还回忆说,当年霍顿上任那会儿,中国队刚经历了1997年金州那场失败,队伍踢的是“单后腰”。但霍顿一来,就把战术改成了“442平行站位”。不光是改战术,霍顿平时给球员们上课的时候,为啥要改平行站位,改了之后对球队、对比赛有啥好处,怎么执行平行站位,这些他都讲得明明白白的。实战下来,也确实尝到了甜头。1998年戴拿斯杯上赢了日本队,那可是中国国家队到现在最后一次赢日本队。
还有后来阿里·汉执教国足那会儿,也是针对不同球员用不同方法教。比如他刚接手那会儿,把中国队习惯的四后卫踢法改成了三后卫,但2003年12月首届东亚杯输了之后,他又改回四后卫了。对锋线上的球员,他告诉李毅、李金羽他们怎么跑位,甚至细致到用哪只脚、脚哪个部位先接球,再怎么射门。所以2004年亚洲杯上,中国队能进决赛,那可是到现在最好的成绩了。后来阿里·汉在中国地方俱乐部球队执教,带天津泰达拿了足协杯冠军,也是天津足球职业化之后最后一次夺冠,在亚冠赛场上还结束了逢韩“九连败”的历史,双杀了济州联队。
可能有人觉得这些啊,都是小学生时代就该懂的东西,到国家队了怎么还得说这些?但现实就是这样,从80年代年维泗当中国队主教练那会儿,就有“国家队要从ABC练起”的说法。到现在,还是国家队,但球员们还是缺很多东西,还得补课。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实,这现实就决定了教练的“教学法”有多重要。
但中国球员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律性好、执行力强,只要跟他们讲清楚、说明白,他们就能在场上坚决执行。那些没讲到的、没说明白的,实战里就很难有创造性发挥了。所以啊,怎么针对这个特点,选个球员需要的教练,就能让球员把现有的水平发挥出来。另外啊,一代球员有一代球员的特点,像现在的2005年龄段球员跟1995、1985年龄段的就不一样,现在的2005年龄段甚至更往后的球员更愿意往前冲、更喜欢进攻式踢法,讨厌过去那种防守反击的指导思想。
马德兴还进一步说了,咱们聊中国足球的时候,总喜欢拿日本足球说事儿。但日本足球这些年发展,咱们中国足球忽略了一条,就是“球员第一(Players First)”,不管是技战术发展、规定制定,还是选教练,都是把球员放第一位,都是围绕怎么有利于球员发展来的。而且啊,想改变球员、提高球员水平,也只有教练能做到,这跟国内球迷、网络上说的“请啥样的教练都无所谓”完全相反。
中国队到底该选啥样的教练?球员和国脚的意见长期被忽视,那也正常。所以啊,中国足协选帅的时候,咱们就看到足协定的各种标准和要求,几乎没见过球员希望啥样的教练。碰巧了,可能效果好点,但更多时候还是失败。
所以啊,作为跟着国字号队伍跑了快30年的老记者,这次希望中国足协乃至更高部门选帅的时候,能听听国脚和球员们的意见,真正下去了解了解国脚们想要啥样的好教练,选帅的时候考虑考虑“教学法”的问题,这样才能做出符合中国足球现实、最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选择。